【實時】光輝歲月之工裝
“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,頭戴鋁盔走天涯?!?964年,一首《我為祖國獻石油》唱響祖國大江南北,也讓石油工人形象深入人心。在那個火紅的年代,石油人頭戴鋁盔、狗皮帽,身穿“杠杠服”,腳踩大頭鞋,戰(zhàn)風沙、斗嚴寒,扎根荒涼孤寂的“西圣地”;穿林海、過荒地,守著茫茫雪原聆聽鉆機的歡唱,用大無畏精神譜寫民族石油工業(yè)恢弘樂章。
時光荏苒,歲月如歌。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,更加安全的防靜電服、“坦克服”華麗登場。石油人登上浩瀚大海上的石油平臺,征戰(zhàn)荒無人煙的西部戈壁沙漠,將智慧與激情鐫刻在祖國的石油版圖上。
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石油人工裝的變遷映射著石油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新世紀以來,我國石油工業(yè)步入發(fā)展高速期,工裝從單元色變成多元色,款式更多、面料更豐富、設計更科學、保護性更強了。
一身行頭、幾套裝備,沉淀了幾代石油人“我為祖國獻石油”的壯志,濃縮了石油人幾多不忘蒼生的情懷。 (魏楓)
三代石油人的別樣“衣”戀
楊振宇為兒子和孫女講述過去的故事。
最初的石油工人是沒有工服的。從無到有,從有啥穿啥到N種款式,從“杠杠服”到國旗紅,工裝伴隨著“我為祖國獻石油”的主旋律,走過了半個多世紀,將石油人的形象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。
【楊振宇】 1934年生于遼寧,1966年10月參加大慶采油四部(現(xiàn)采油四廠)杏北開發(fā)區(qū)開發(fā)建設,1993年退休。
“杠杠服”:激情歲月的印記
回憶起當年身穿“杠杠服”、腳蹬“千層底”、頭戴狗皮帽的經(jīng)歷,老會戰(zhàn)楊振宇的心中充滿感慨。
1960年,幾經(jīng)周折,楊振宇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大慶石油會戰(zhàn)。1966年10月,會戰(zhàn)工委決定籌備建設杏北石油開發(fā)區(qū),楊振宇主動請纓,來到這個到處都是水塘的“處女地”。冬天北風呼嘯、寒冷刺骨,一件隨行的破棉工服成了他唯一的“屏障”。
那時,冬季工服有個土名,叫“四十八道杠”,也叫“杠杠服”,樣式和顏色接近軍裝,由當年大慶油田縫補廠制作。里襯補丁摞補丁,里面全是舊棉花,看起來厚,其實松松垮垮不擋風。當時,楊振宇負責礦建前期籌備工作,一天到晚奔波在外。頭上的狗皮帽子,他記不清戴了多久,毛基本掉光了,勉強擋一下風。腳下那雙“千層底”棉布鞋,沒穿幾天底就壞了。
“杠杠服”雖然不是很暖和,卻是老一代石油人為油拼搏的時代印記。
【楊華安】 楊振宇之子,1962年生,歷任北一隊隊長、北八隊隊長等職,2011年組建三元四隊。
難忘爸爸舊工裝
時光荏苒。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,“杠杠服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被防靜電工服取代。這些都被楊振宇的兒子楊華安趕上了。小時候的他喜歡穿父親的舊工服,即便舊得掉了顏色,他也寶貝得不得了。
楊華安上學時,正趕上大慶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時期,孩子們從心里崇拜身穿“杠杠服”、頭戴狗皮帽的石油工人。楊華安也暗下決心,長大了要像爸爸一樣當個光榮的石油工人。他記得,有個高年級的孩子穿著仿制的“杠杠服”來學校,同學們羨慕得不得了。要知道,做一件仿制的“杠杠服”得用多少布票和棉花票啊!能穿上父親的舊工裝,讓楊華安興奮極了。
工作后,當楊華安穿上防靜電工服和“坦克服”時,不由感慨:“要是爸爸當年也能穿著這樣的衣服干活,該多好!”從此,各式工服成為楊華安的“護身符”,安全系數(shù)越來越大,防護功能越來越強。
【楊雪】 楊振宇孫女,1988年生,2011年至今歷任采油四廠五礦北五隊技術(shù)員,測試隊低壓、高壓技術(shù)員等職。
工服變了,傳統(tǒng)不能變
楊華安女兒楊雪是名副其實的“油三代”。爺爺輩的工服,她只在家里的老相冊上看到過。記憶里,爺爺不止一次給她講過去的事,話題最多的是奶奶留下的“千層底”布鞋。這雙布鞋爺爺穿過,爸爸也穿過,如今傳給了自己,楊雪將它珍藏在新房里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的工服,夏有薄料半袖,春秋有厚質(zhì)單套,冬天防靜電棉套裝、羽絨服,趕上好時候了?!睏钛┱J為,工服變了,為油奉獻的傳統(tǒng)不能變。楊雪以爺爺、爸爸為榜樣,先后獲得礦十佳女工、礦十佳干部榮譽稱號。當她把一張張獎狀擺在他們面前時,爺爺和爸爸都欣慰地笑了。(王志田 蘇偉 李佳一)
石油工服的變遷
經(jīng)歷幾次更新?lián)Q代,從2006年開始,中國石油對全系統(tǒng)工服進行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。各生產(chǎn)單位的工服全部按照要求制作,款式統(tǒng)一、顏色統(tǒng)一、標準統(tǒng)一、標志統(tǒng)一。高科技面料也被應用到工服的生產(chǎn)中,更好地起到勞動保護的作用。
60年代
身穿“杠杠服”、頭戴狗皮帽的采油女工。
70年代
身穿老帆布棉工服、腳蹬大頭皮鞋、頭戴人造毛棉帽的采油隊維修工。
80年代
身穿“坦克服”的鉆井工人在鉆臺上操作。
90年代
正在進行施工作業(yè)的井下作業(yè)工人。
現(xiàn)在
正在進行油井夜間維護的石油工人。
李玉福和他的傳家寶
今年59歲的李玉福1976年便來到吉林油田,從事鉚焊專業(yè)40年。父親李潤齊是吉林油田大開發(fā)初期第一代石油人,妻子王玉霞是我國第一支石油女子鉆井隊——吉林油田鉆井隊女鉆工,兒子也在吉林油田工作。
從父親到兒子,李玉福親身體會著工裝的變化,感受著時代的進步和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他的舊工裝、工鞋、工帽都被他珍藏起來,成了傳家寶。
李玉福的父親上班時是上世紀60年代,那時的吉林油田對外還稱扶余油化廠。父親是采油工,建礦初期正值國家遭受3年自然災害,經(jīng)濟極度困難。那時的石油工人冬天都穿著用線縫得像一條條壟溝一樣的大棉襖,頭戴狗皮帽或棉帽,腳蹬大頭皮鞋或“千層底”棉鞋。東北深冬的野外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,再厚的棉襖也被風吹透了,棉帽也僅僅是御寒,起不到保護作用。他記得父親有很多種顏色的棉手套,因為那時手套都是一個月一采買,導致一年到頭發(fā)放的手套顏色各異。
那時的工裝只有兩季,除了冬天,春夏秋三季都是帆布衣服,顏色以灰和藍為主,衣料粗且厚。每個工人都會配柳條帽,僅起到遮陽效果。
70年代參加工作的李玉福恰逢油田創(chuàng)業(yè)末期。剛參加工作時,他也同父親一樣的穿著。因為干的是鉚焊,所以特別廢手套。那時的手套易開線、不耐磨,新手套沒發(fā)下來時,只能把舊手套剪下來縫補,有時一副手套上有好幾種顏色。
到了80年代,李玉福身上的工裝無論冬夏都變成了灰色。面料主要是滌綸和棉混紡,也就是“的確良”,既抗皺、抗起球,又透氣。同時,面料內(nèi)部還有導電纖維,用來防靜電。
90年代的工裝又有了變化。李玉福又有了一款淺綠色的新工裝,面料更柔軟。棉衣里填充的不再是棉花,而是絲棉,扣子也被拉鏈取代。
李玉福的兒子李清2006年參加工作時,油田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更新樣式的橘紅色系列工服。工服上還特別增加了夜光條。冬天的棉工服內(nèi)還有可拆卸的小棉襖,棉襖上貼著一層小羊皮,很暖和。夏季工服的布料更輕薄,透氣性好,設計更為人性化。工鞋也分棉單兩類,全都耐磨、抗震、防靜電,特殊工種還發(fā)放專門的工靴。
從那時起,員工工衣、工鞋、手套等均統(tǒng)一定制,衣服上印有中國石油統(tǒng)一標志。油田員工結(jié)束了“混搭”時代,開始統(tǒng)一著裝。(王珊珊 于洪亮)